留校大学生就地过年 他们的生活怎么样?

2024-06-01 09:49:4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瑜伽带、毽子……昨天下午,当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两名留校过年的石家庄学生送上专属的“运动礼盒”。学生薛梓萌和王克寒开心地说:“多运动,勤学习,特殊的寒假要过好,年也要过好!”

  同样来自河北石家庄,又是同校同学院的同学,这个寒假,薛梓萌、王克寒都留在了学校。假期里的校园,有些冷清,但他们将假期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吃、住都很方便,时间更多了,更要学会计划。”薛梓萌告诉记者,早上吃完早饭,和同学去图书馆看书,下午运动,练一小时瑜伽,或者去操场跑步,“这个寒假将自己锻炼得更结实点。”

  薛梓萌和王克寒都在准备教师资,两人都报了网课,还有专接本考试,两人还相约去扬州的景点看看,“只要和班主任报备请假,得到批准就能出校,我们想去高旻寺、三湾公园看看。”

  男孩王克寒喜欢打羽毛球,女孩薛梓萌擅长瑜伽,为了让他们的寒假更充实,学校特意配备了运动器械,还给他们开放运动场所,前不久学工处还给每个留校过年的学生发放了500元的慰问金。

  “确定留下来过年的,不到10个人。”宿管阿姨告诉记者,每天早8:00,中午12:00都会对楼道进行消杀,学生进出都必须测温登记,晚上10点查房,即便是过年期间也是如此,学院学生食堂还为他们开了两个窗口。

  “放假前就决定留在学校不回去了,不能添乱。”王克寒说,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寄宿学校上学,独立是他生活的常态,这是他第一次不回家过年,“刚开始那会,还挺难过,现在适应了一点。”

  王克寒告诉记者,这个春节,他的家人都没能团圆:父亲在北京工作,不回来了;母亲在当地一所民办中学任教,因为疫情所有学生留校继续上学,她也必须坚持在讲台;已经成家的哥哥在家中,目前还不能出小区。最让他担心的是姥姥,70多岁的老人独自在家, 好在有社区和邻居帮忙照顾。

  前不久,王克寒还给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打小把这句诗背得滚瓜烂熟,但现在的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深刻了很多。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能意气用事,团聚的时刻一定会来临的!”

  与王克寒相比,薛梓萌的家人则是奔走在抗疫一线。“我爸爸是一名,现在他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我妈是一名心理辅导人员,帮助解决居家隔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他们奔走在一线,也希望我不要回去,不要添乱,在学校里听从学校的安排。”薛梓萌说。

  放假前,薛梓萌的室友特地买来了新春挂件,假期里“一个人的宿舍”也多了些年味。

搜索